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25

[Books]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好的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太长了,下面我就简称小陀了 “旧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陀氏与其他被判死刑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一起,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第一批三名囚犯已被蒙目绑在柱子上(陀是第二批),这时当局宣读了沙皇的圣旨(其实尼古拉一世早就在军事法庭大法官报批的判决书上作了批改),陀的死刑判决改为四年苦役并在四年后贬为士兵。事态的这一剧变造成两名囚犯从此精神错乱。” 小陀就差一点就被枪决了 “陀氏生命的最后十四年间,他创作了自己最重要的四部长篇:《罪与罚》、《白痴》、《鬼》(即《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人生很长,生命中最好的作品可能会在最后出现,不要早早的give up,尤其是身处困境的时候。 同理,Buffett 99%的财富来自50岁之后,急什么? 书中充斥着十几个字的名字,比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像《百年孤独》一样难读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自己也一样。” “对自己说谎和听自己说谎的人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无论在自己身上还是周围,即使有真理,他也无法辨别” “一个人如果对谁也不尊重,也就没有了爱;在没有爱的情况下想要消遣取乐,无非放纵情欲,耽于原始的感官享受” 难怪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只不过是生存和繁衍的欲望,都是因为我没有爱。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到底什么是爱呢?是不是也和宗教一样,都是一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呢?是不是也是另一场骗局呢? “这名士兵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十分伟大,不过在这种形势下,比方说,他即使背弃基督教义和自己受过的洗礼,从而把一条命保全下来做好事,以经年累月的积德抵偿自己的怯懦,依我看,这也算不上什么罪过。” 我们总是在鼓吹舍生取义。这样的行为对群体来说也许是好事,但是对个体来说基本肯定算得上是坏事。所以群体会鼓励这样的行为,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但是作为个体,不要被洗脑了。 这些人之间的爱,好突然,莫名其妙就爱的死心塌地的 即使一个微小的举动都会影响别人的命运 “要不是我的命运从小就注定了,我的能耐还不止这么一些,我知道的事还多着呢。我没有父亲,是臭要饭的生下了我,我真想通过决斗一枪崩了为这个缘故骂我混蛋的人。在莫斯科也有人指着鼻子骂我,臭名从此地传得那么远,得归功于格里果利·瓦西里耶维奇。格里果利·瓦西里耶维奇责怪我在出生的时候造反,他说...

[生活哲学家篇] 美好并不只存在于远方

在两份工作之间几周的gap里,我去了pebble beach打高尔夫,去了Napa四季做SPA、吃米三,还有revisit Monterey、一号公路,开始了脱口秀课程,并且第一次尝试了open mic,等等… 全部的这些activities,都在local一个半小时车程以内。 我刻意选择待在local而不是去远的地方travel,一部分原因是因为23到24年这段时间里,我“颠沛流离”地travel了好几个月,以至于达到“如无必要,坚决不出门”的程度了。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这次特地想聚焦在local,想借此传递自己的一个理念:美好并不只存在于远方。 人性是这样的,当一件东西特别容易得到的时候,不管它多么美好,都会让人丧失兴趣。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Hawaii遇到的一个Uber司机,在Hawaii住了十年,景点什么的也都一无所知,反而是traveler比较熟,他甚至都没怎么去过海滩。 Napa土生土长的服务生,说他从不喝酒,而且说很多Napa的local都不怎么喝酒。 这些故事让我意识到,人们好像总是会忽视身边触之可及的美好。一到假期,就一定要travel,好像越远就越好,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觉得未曾拥有的远方才是好的。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当前环境的逃避。 但是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当你翻过一座山到达远方之后,你会发现山的后面也不过是另一座山;看过了许多山水之后会发现,世界上的山山水水大抵相似;世界上的人生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无非就是满足食色之欲,再找点事做打发时间。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每个山头有每个山头的好,趁着自己还在这里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美好上,毕竟有一天我们也许会离开现在的城市。同样的道理也可以apply到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TA的优缺点,enjoy眼前人,毕竟我们的生命最多也只能相交一部分。这样的心态,会让你更appreciate自己当下所拥有的,永远像是在travel一样开心。 我们甚至可以再次升华,对身边美好的appreciation不仅是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还可以是对当下的状态。 比如各个年龄有各个年龄的好,不要总是,小时候想长大,老了想变小;比如没工作就去享受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有工作就去享受规律和稳定;比如没挑战就去享受清闲,有挑战就去享受自我成长;...

[平淡乏味的生活啊] 一封价值六位数的邮件

你们体会过等一封价值六位数的邮件,并且在最后一刻收到的感觉么? 真是太刺激多巴胺分泌了 先给一些background Meta入职的RSU grant的价钱是按照入职第一天前一个月的close price的均价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我在5月任何一天入职,都按照4月的股价来grant RSU;6月任何一天入职,则是按照5月的股价。 我在之前的story里就说了,最近是一个股价回调的阶段,Meta在4月均价是$533.53。而5月份到今天为止的均价是$620.735,这里有将近20%的差距。也就是说,5月最后一周入职,和6月第一周入职,虽然只差4天,但是RSU差20%。按照我的RSU,这个差距是六位数。 为了能够赶上在5月入职,我每一步都尽快move forward,可是最早也只能把入职日期设置在5/27,也就是5月的最后一周,这导致我基本没什么buffer的空间。 所有的东西都搞定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卡住了我,那就是visa。而且无论是公司也好,律所也好,都希望我等approval下来之后再入职,让我把入职时间改到6月,我顶着压力不改,坚持拿receipt入职。 更不幸的是,下周到入职时间了,直到今天上午却一直没有收到receipt,所以不断的来催我改入职时间,而我再次顶着压力拖到了最后这两天。又因为改入职时间还有一堆流程要走,如果今天还收不到receipt,我最迟明天中午就不得不把入职时间改到6月了。 所以这一封receipt notice的邮件,只要我能在最后24小时内收到,我的RSU就多六位数;收不到,就没有。就这么一封邮件,就值六位数,你体会一下这个感觉。 而我在今天下午,也就是刚刚,差不多在最后一刻,收到了receipt,你再体会一下这个感觉,是不是挺刺激的? 虽然我自己在过程中保持awareness,也尽力了,但是事情能做成,90%其实都靠命,有哪一步别人稍微多卡一天,公司或者律师再强势一点,对我而言,就是六位数的差距。 反之,有的时候,我可能只出了10%的小纰漏,但是命不好,要承担100%的后果,我想起来也觉得很不公平,很冤枉,但是没办法,我也只能受着。 什么是命运?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人提升能力、改变认知,也只能说是尽力对自己的命运多一点点的掌控。但是命运本身,其实大部分都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人的一生就像是坐过山车,起起伏伏、有得有失大多数情况...

[生活哲学家篇] 四季随笔

浴缸哲学家 几个小时之前 心血来潮想在日落的时候跑跑附近的山路 路上一只鸟忽然砰地一声撞到前挡风玻璃上 很多鸟的骨头都是空心的 这样撞一下基本就意味着挂了 我要是没有心血来潮开车出去 这只鸟就不会意外死亡 天灾人祸 命运无常 我到底说的是鸟,还是人? 一个鸟的逝去 没多少人知道 也没多少人在乎 一个人的消失 一个人的悲喜 又有几个人知道? 又有几个人在乎? 人的命运和鸟的命运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葡萄园王家卫 Scheduled hot air balloon ride取消了 完全没事做 坐在房间外面的椅子上 盯着面前的葡萄园看了几个小时 觉得人生好无趣 从客观角度看 人在生存和繁衍欲望的驱使下忙碌一生 其实挺没劲的 只能在主观上说服自己 找点意义,找点事做 所谓获得幸福 是不是就是终于学会了骗自己? 我们通常把骗了自己的人称作疯子 这么说来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人 一种是快乐的傻子 一种是幸福的疯子 还有一种是不开心的人 做人真惨 这么选都是输 难怪人都那么喜欢赢 就是因为做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输 需要心理补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