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家篇] 美好并不只存在于远方
在两份工作之间几周的gap里,我去了pebble beach打高尔夫,去了Napa四季做SPA、吃米三,还有revisit Monterey、一号公路,开始了脱口秀课程,并且第一次尝试了open mic,等等…
全部的这些activities,都在local一个半小时车程以内。
我刻意选择待在local而不是去远的地方travel,一部分原因是因为23到24年这段时间里,我“颠沛流离”地travel了好几个月,以至于达到“如无必要,坚决不出门”的程度了。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这次特地想聚焦在local,想借此传递自己的一个理念:美好并不只存在于远方。
人性是这样的,当一件东西特别容易得到的时候,不管它多么美好,都会让人丧失兴趣。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Hawaii遇到的一个Uber司机,在Hawaii住了十年,景点什么的也都一无所知,反而是traveler比较熟,他甚至都没怎么去过海滩。
Napa土生土长的服务生,说他从不喝酒,而且说很多Napa的local都不怎么喝酒。
这些故事让我意识到,人们好像总是会忽视身边触之可及的美好。一到假期,就一定要travel,好像越远就越好,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觉得未曾拥有的远方才是好的。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当前环境的逃避。
但是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当你翻过一座山到达远方之后,你会发现山的后面也不过是另一座山;看过了许多山水之后会发现,世界上的山山水水大抵相似;世界上的人生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无非就是满足食色之欲,再找点事做打发时间。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每个山头有每个山头的好,趁着自己还在这里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美好上,毕竟有一天我们也许会离开现在的城市。同样的道理也可以apply到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TA的优缺点,enjoy眼前人,毕竟我们的生命最多也只能相交一部分。这样的心态,会让你更appreciate自己当下所拥有的,永远像是在travel一样开心。
我们甚至可以再次升华,对身边美好的appreciation不仅是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还可以是对当下的状态。
比如各个年龄有各个年龄的好,不要总是,小时候想长大,老了想变小;比如没工作就去享受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有工作就去享受规律和稳定;比如没挑战就去享受清闲,有挑战就去享受自我成长;没出名的时候就去享受自由,出名了就去享受attention;事业成功就享受自己的影响力,事业不成功就享受没压力;没钱的时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敢惹你?有钱的时候就好好享受这份privilege给你带来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等等。
我们这一生未曾真正地拥有什么,这种mindset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体会当下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上,而不是总把自己的幸福指望着山的另一边,会让你的生命更加fullfill。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