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大明王朝1566(下)
下部引出更加宏大的命题,回答了封建专制政权为什么一定会走向灭亡:
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想要的更多,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下政治权利的不平等,注定让资源逐渐流入到极少数人当中,让大部分人都不幸福、甚至活不下去,那就只能“打土豪分田地”了。可是”打土豪分田地”,只能解了一时之急,但是不改变制度,就会进入下一个轮回,也就是朝代的兴衰和更迭。另外,我并不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出了这个轮回。引用书中的原话:
“大明朝开国至今,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按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又一千匹。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你们算没算过,一个亲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大明朝那么多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至于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就以浙江而言,每年存留粮米只有六十二万九千石,可供给皇室宗亲和府衙禄米就要一百二十三万石。以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而北方俺答年年侵犯,东南倭寇年年肆虐,危及天下,将士军饷粮草却要东挪西凑!这些事如果只参劾严嵩、参劾严世蕃能够说得过去吗?像谭大人刚才所言,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就算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
这本书毕竟是小说,在剧情上的bug主要体现在,厉害的人好像都开了全图、开了天眼。能精准读懂人心,能知道别人那里发生了什么,甚至能预知未来
“文官袍服上绣的是禽,武官袍服上绣的是兽。谭大人,二位上差,我大明朝一个大学士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五十八两,我当了巡抚一年的俸禄也就一百余两。一头鹰一只虎靠这些俸禄也吃不饱。穿上这身袍服,你们说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
不管我们给人类套上多少文明的“外衣”,翻开衣服,下面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的animal
“都说天子富有四海,可扬州还有苏州、杭州、南京那些天堂般的地方主子万岁爷一处都没去过,奴才都替主子委屈。”
皇帝也有皇帝的苦,可见,能够appreciate自己有的东西,确实是幸福的基本能力
“陈洪只是趴着,两眼反正嘉靖也看不见,不停地在那里转溜。今日这一番奏对,不是一步登天,便是一脚深渊,他准备赌了。可怎样赌,那颗心已经提在嗓子眼上急剧思索。”
人这个生物真有意思。就算是当了太监,也想当最大的那个。高人一等,就真的那么有意思吗?
不过这也说明了人类/生物的顽强,就算被阉了,仍然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宫里二十四衙门,能在司礼监当差那是不知要修几辈子才能够着的福分。这里最小的太监,走出去也是见官大三级”
就算当太监,也要分个三六九等。阶级这件事,是不是已经印到人类的DNA了?
“从生死未卜到连升三级,这个人身子一下子都酥了,溜跪了下去:“谢、谢祖宗的赏……谢老祖宗赏!”
为什么要靠法治不能靠人治?法治是大家都知道的规则,人治则依赖于捉摸不定的个人喜好。前者才能给大家带来安全感,后者爬的再高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这句话我看一次笑一次。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人类自我安慰的能力真的是让人佩服
“花开富贵,莫过牡丹,可春季一过也难逃凋谢飘零。十万太监中杨金水就似那曾经大红大紫的牡丹,富贵享过了头,已然零落尘埃。冯保却如春季一直潜伏的莲籽,已从污泥中慢慢穿过水面,结朵待放。”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timeline。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别人的戏看看就好,自己的戏自己玩的开心最重要
“可沈一石是花了二十万两银子将你买来的。我高翰文区区一个翰林院的修撰,不自量力外放了两个月的杭州知府,做十辈子官俸禄加起来也没有你二十万两银子的身价”
明朝的官员俸禄确实低。但是,杭州市长干十辈子也不如一个明星身价高,这事儿又不是只有明朝才有。
“人老了精力当然不济了,可也不会再有其他的奢望,经历的事多了,事君做事就谨慎,就老成,就不惹乱子。当家就得用老人。当然,那些年壮的不高兴了。他们精力旺盛,整日想着往上走,路又被老的挡着,自然就把我们这些老的看作眼中钉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老而不死是为贼’,年老的在那些年壮人的眼中都成了贼了。朕也不知道我们这些贼到底偷了他们什么东西。”
当社会是零和游戏的时候就会这样。每个人都想要增长,想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但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提高,整个社会不在变得更好/更幸福,那就只能去抢别人的了
《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首国风流传到今也两千多年了。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尽。贪官朝朝杀,朝朝有贪官。
Self gene那本书里,我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就是:Don’t blame player, blame the game。不改变制度,只会偶尔杀几个贪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海瑞的妻子和女儿真可怜。中国传统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系统性压迫比对男性的压迫还要夸张
胡宗宪又轻轻摇了摇头:“刚峰,你把自己看得过重了。” 海瑞一怔。 胡宗宪:“你是个刚正的人,敢说话,敢抗上。可真要抗上,你这个七品能抗得过谁?在浙江你能做些事震动朝廷,那是因为你背后有人要震动朝廷。到了江西分宜,凭你一个人又能震动谁?皇上要用的人谁也推不倒,皇上不用的人谁也保不了。”
任何一个人的巨大成功一定都是一群人努力的成果,一个人的巨大失败一定是一群人的失败。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好好enjoy鲜花与掌声就完了,但是没必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只有‘利害’二字”
难道人生就不是吗?
“严嵩气衰,烦这个儿子就烦在这些地方——盛气高涨”
严世藩他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严嵩,都会因为盛气高涨下场凄惨,我们又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声耳之娱,在嘉靖这里截然不同,钟磬丝竹檀板歌喉之属,了无兴趣。他最喜欢听的只有三种声音:一为设坛拜醮时的钟鼓诵咒声,二为朗读青词时的四六平仄声,第三便是眼下外殿偌大的算盘发出的算珠劈啪声了。这三种声音有一种响起他便两眼放光,心驰神往。”
人各有志
吕芳连忙趋了过去跪下,双手朝上接过那颗丹丸:“谢主子隆恩。”说着立刻将丹丸塞进嘴里,这才站起又退到条门边开了一线挤了出去,带上条门。 出门后,立刻转过了脸吐出了那颗丹丸,从袖中掏出一块手帕包了又塞进了衣襟里,这才向大殿中央走去。
依附于皇权存在的、最忠于嘉靖的太监都会有所隐瞒,何况是其他人呢?所以说做CEO的基本能力之一(尤其是公司做大了之后)就是,能不能避免被欺瞒,拿到真实的情况
“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分朕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
好伙伴反目成仇无外乎分赃不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严嵩笑了,笑出了眼泪,转望向徐阶:“徐阁老你都看见了,平时,多少人千金求老夫一字而不可得。现在,老夫的字白送人,都没人敢要了。回去吧,今后老夫也不会再烦你送酱菜了。好好做生意,皇上也喜欢吃你们的酱菜呢。”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千万不要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一群为了生存和繁衍的基因容器而已。风光的时候好好享受众星捧月,但是别当真;落魄的时候好好享受清净,也别怪别人
人有头颅四肢,主自身本体,称为五体。人有殖器,主后代繁衍,称为“宫”。汉时有去人殖器之刑,故称“宫刑”。太监为寄身皇室为奴,自去其殖器,故称“自宫”。至于尊称太监为“公公”者,因“公”“宫”谐音,以慰之曾经有宫之意。
太监去了“宫”,也就是断了独自立身之根,只有寄身皇室,依主子而为根,方能安身立命。倘若一朝被皇室主子所弃,便如断根之树立刻枯烂而死。
对于太监的行为,都要围绕着“太监是皇权的依附”这个本质来理解
“国库空虚如此,欠俸已拖了半年,此时每个官员却只能发两斗米、两升胡椒、十吊铜钱过年。”
能做官在明朝已经是社会的TOP 1%了,结果还是这么惨
“皇上的万寿宫、永寿宫、朝天观、玄都观在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就要竣工了。天下第一大事,统领百官的内阁大臣和各部堂官都被叫到了这里,代表大明天下臣民向皇上各写一篇敬天颂圣的青词。说的都是一回事,篇篇还须写得不同,如何上合天心下惬圣意,这一篇四六骈文真比他们科考时那三场文章还难!”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大臣们,也得像小学生一样,写毫无意义的作业。封建专制王朝没有真正的受益者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
做事要有一个长期的goal,看事情要看全局
“朕打一小皇考皇妣就龙驭上宾了,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没有贴心的人。要说有,也就一个吕芳,他走后又给朕留下了你。他还是对得起朕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身为皇帝,唯一贴心的人竟然只能是身边的太监,该是多么的孤独呀。
你拥有的资源越多,你就越孤独,这是常态。假设你是一个超级富豪/明星/美女,那么身边多的是迎合你的人,可是如果你聪明一点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冲着你的钱/名/身体,care你的人那是一个都没有。而且人类太精于隐藏和欺骗了,你真的很难分辨出谁是冲着利益,谁是喜欢你这个人。面对着身边一张张说不准是为了什么而来的笑脸,你很难不孤独。
“这个世上,真靠得住的就两种人:一种是笨人,一种是直人。笨人没有心眼儿,直人不使心眼儿。对这两种人朕就不计较,也不跟这两种人使心眼儿。比方你,又直又笨,朕就放心。还有些人是只直不笨,朕有时虽也烦他们,可也不会跟他们过不去。”
“他们这不是对徐阶不满,也不是对内阁不满,他们这全是冲着朕来的,无非是因为朕盖了几座屋子想养老。严嵩和严世蕃在他们敢这样?朕用陈洪,就用在他这个‘狠’字。要是连个陈洪都没有,我大明朝立刻就要翻天了。”
嘉靖真的是顶级弄权高手,会识人,会用人,懂得借力打力,懂得把事情做了还担着美名。不过很可惜,他把他的政治才华都用在了”盖几座屋子“上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型的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多少次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弃用贤臣,不顾民生,便衰世而亡。”
太监们久居大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德性,没有故事都能编出故事来耸人听闻,今天这出“皇上不杀忠良”的故事偏让这个太监扮上了“刀下留人”的先行官。一路上那匹马被他抽得尾巴都直了,到了这里犹自想着这出戏这一辈子且有的说了,因此进来传旨时一直都在角色之中,一会儿说海瑞被勾决了,一会儿又说没有带来勾朱,为的也就是将来说起的时候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可朱七他们不明白,都被他绕得愣跪在那里,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
笑死,现在描述这个行为叫做drama
徐阶:“国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实在顾不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Again,家国不分、公私不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弊端
棉布收入六成归田主和棉商,三成归朝廷,才一成给百姓
Comments
Post a Comment